字仲珍,华亭人。至正初乡荐晚号以斋老人。 ...
黄璋。 字仲珍,华亭人。至正初乡荐晚号以斋老人。
平江路人,字章孟。工诗,善画人物。 ...
束宗庚。 平江路人,字章孟。工诗,善画人物。
(1282—1339)元中州人,字治安。善歌诗,通蒙古语文。自从事改湖广省宣使。累迁杭州仁和县尹卒。善画花竹禽鸟。 ...
贾策。 (1282—1339)元中州人,字治安。善歌诗,通蒙古语文。自从事改湖广省宣使。累迁杭州仁和县尹卒。善画花竹禽鸟。
(1304—1373)元龙兴富州人,字伯防。揭傒斯子。少苦学,年十八,尽通六经大义。以荫补秘书郎,迁国史院编修官,转太常博士。历官佥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事。守建宁,拒陈友谅复延平等三州。改江西行省郎中,未赴。转至山东,升秘书少监。赴洛,授刑部侍郎,不就。元亡,南还。 ...
揭汯。 (1304—1373)元龙兴富州人,字伯防。揭傒斯子。少苦学,年十八,尽通六经大义。以荫补秘书郎,迁国史院编修官,转太常博士。历官佥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事。守建宁,拒陈友谅复延平等三州。改江西行省郎中,未赴。转至山东,升秘书少监。赴洛,授刑部侍郎,不就。元亡,南还。
[公元一一二六年至一一八o年]字景纯,大定府人。生于金太宗天会四年,卒于世宗大定二十年,年五十五岁。幼颖异,为杨丘行所赏。及冠,以能赋名。天德二年,(公元一一五o年)第进士,调翼城丞。累迁至侍讲,兼修国史。后卒于官。子聃英俊爽直,其文亦然:平生所著诗文,有二千饮篇。《金史本传》传于世。 ...
郑子聃。 [公元一一二六年至一一八o年]字景纯,大定府人。生于金太宗天会四年,卒于世宗大定二十年,年五十五岁。幼颖异,为杨丘行所赏。及冠,以能赋名。天德二年,(公元一一五o年)第进士,调翼城丞。累迁至侍讲,兼修国史。后卒于官。子聃英俊爽直,其文亦然:平生所著诗文,有二千饮篇。《金史本传》传于世。
一作徐琰,元东平人,字子方,号容斋,又号养斋、汶叟。世祖至元初,以荐为陕西行省郎中,官至翰林学士承旨。有文学重望。卒谥文献。 ...
徐琬。 一作徐琰,元东平人,字子方,号容斋,又号养斋、汶叟。世祖至元初,以荐为陕西行省郎中,官至翰林学士承旨。有文学重望。卒谥文献。
汤弥昌[元]字师言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博学能文,善书。《袁易静春集、詹氏小辨》有记。 ...
汤弥昌。 汤弥昌[元]字师言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。博学能文,善书。《袁易静春集、詹氏小辨》有记。
马彦良,名天骥,磁州(今河北磁县)人。生卒年 不详,元·钟嗣成《录鬼簿 》 “前辈名公”中录“马彦良都事” 。一生不得志。据元·王恽《中堂事记 》 载,世祖中统元年(一二六○),其与胡祗遹、李廉同 为到省听任人员,结果“胡等俱仕显”, 唯马彦良仕 迹不著(孙楷第《元曲家考略》)。世祖至元年间,任 御台史都事。门岿《元曲百家纵论》考其官至侍御史。 元·虞集《户部尚书马公墓碑》(《道园学古录 》卷 十五)叙其家世颇详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 》将其 列于“词林英杰”一百五十人之中。 ...
马彦良。 马彦良,名天骥,磁州(今河北磁县)人。生卒年 不详,元·钟嗣成《录鬼簿 》 “前辈名公”中录“马彦良都事” 。一生不得志。据元·王恽《中堂事记 》 载,世祖中统元年(一二六○),其与胡祗遹、李廉同 为到省听任人员,结果“胡等俱仕显”, 唯马彦良仕 迹不著(孙楷第《元曲家考略》)。世祖至元年间,任 御台史都事。门岿《元曲百家纵论》考其官至侍御史。 元·虞集《户部尚书马公墓碑》(《道园学古录 》卷 十五)叙其家世颇详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 》将其 列于“词林英杰”一百五十人之中。
宫天挺(约1260——约1330), 元代杂剧作家。字大用,大名开州(今河南濮阳县)人,他与钟嗣成父为莫逆交,嗣成小时,常随父拜访,见其吟咏、文章笔力人莫能敌。关于他的生平,钟嗣成著《录鬼簿》说:“学官,除钓台书院山水,为权民中,事获辨明,亦不见用,卒于常州。” ...
宫天挺。 宫天挺(约1260——约1330), 元代杂剧作家。字大用,大名开州(今河南濮阳县)人,他与钟嗣成父为莫逆交,嗣成小时,常随父拜访,见其吟咏、文章笔力人莫能敌。关于他的生平,钟嗣成著《录鬼簿》说:“学官,除钓台书院山水,为权民中,事获辨明,亦不见用,卒于常州。”
(1446—1495)河南安阳人,字德章。好学能书。尚英宗女重庆公主。宪宗立,命掌宗人府事。 ...
周景。 (1446—1495)河南安阳人,字德章。好学能书。尚英宗女重庆公主。宪宗立,命掌宗人府事。
童童学士,据《蒙兀儿史记·阿术传》和《新元史·卜怜吉歹传》,童童乃河南王阿术之孙,河南王卜怜吉歹之子,蒙古族,兀歹兀良孩氏。其祖、父武功显赫。童童弃武从文,为集贤侍讲学士,阶中奉大夫。泰定间迁河南行省平章。据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,泰定四年(一三二七)八月壬辰"御史李昌言:'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童童,世官河南,大为奸利,请徙他镇'"因迁江浙平章政事。 ...
童童学士。 童童学士,据《蒙兀儿史记·阿术传》和《新元史·卜怜吉歹传》,童童乃河南王阿术之孙,河南王卜怜吉歹之子,蒙古族,兀歹兀良孩氏。其祖、父武功显赫。童童弃武从文,为集贤侍讲学士,阶中奉大夫。泰定间迁河南行省平章。据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,泰定四年(一三二七)八月壬辰"御史李昌言:'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童童,世官河南,大为奸利,请徙他镇'"因迁江浙平章政事。
柯丹邱,生平不详。仅明代张大复《寒山堂曲谱》 卷前的《谱选古今散曲传奇集总目》中,在《荆钗记》剧下, 注称作者为“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柯丹邱”。由此知柯氏为苏州人,大概是书会中的职业剧作家。 ...
柯丹邱。 柯丹邱,生平不详。仅明代张大复《寒山堂曲谱》 卷前的《谱选古今散曲传奇集总目》中,在《荆钗记》剧下, 注称作者为“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柯丹邱”。由此知柯氏为苏州人,大概是书会中的职业剧作家。
王修甫 ,东平(今属山东省)人。约生于金末,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年(1273年)。一生漫游齐、梁、燕、卫之间,能诗善词,与王恽相交善。恽称其“樊川风调锦囊诗”,“望君冠盖凤凰池”。《秋涧集》卷七十四有《水调歌头》《送王修甫东还》词,卷十四有《赠王修甫》、卷十六有《挽王修甫》诗。 ...
王修甫。 王修甫 ,东平(今属山东省)人。约生于金末,卒于元世祖至元十年(1273年)。一生漫游齐、梁、燕、卫之间,能诗善词,与王恽相交善。恽称其“樊川风调锦囊诗”,“望君冠盖凤凰池”。《秋涧集》卷七十四有《水调歌头》《送王修甫东还》词,卷十四有《赠王修甫》、卷十六有《挽王修甫》诗。
高安道[元](约公元一三二一年前后在世)字,里;生卒年不详,约元英宗至治初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无考。其一生甚为落拓,怀才不遇。工作曲,散布四方。有御史归庄南吕小曲,已佚。元·钟嗣成《录鬼簿》将其列于“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”四人之中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将其列于“词林英杰”一百五十人之中。 ...
高安道。 高安道[元](约公元一三二一年前后在世)字,里;生卒年不详,约元英宗至治初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无考。其一生甚为落拓,怀才不遇。工作曲,散布四方。有御史归庄南吕小曲,已佚。元·钟嗣成《录鬼簿》将其列于“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”四人之中。明·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将其列于“词林英杰”一百五十人之中。
元德字子高,江夏人。大德末荐为奎章僚属。 ...
吴元德。 元德字子高,江夏人。大德末荐为奎章僚属。
元女真人,字子中。顺帝至正十二年击败天完红巾军,重占宝庆路。官至淮西宪使。 ...
兀颜思忠。 元女真人,字子中。顺帝至正十二年击败天完红巾军,重占宝庆路。官至淮西宪使。
溥字大之,一字大充,号虎怕道人,淳安人。领至治三年乡荐,为安定书院山长,转龙兴路学教授。 ...
夏溥。 溥字大之,一字大充,号虎怕道人,淳安人。领至治三年乡荐,为安定书院山长,转龙兴路学教授。
(?—1368)元蒙古人,字允中。由国学生登第,累官陕西行台监察御史,劾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丧师。官至参政中书,明兵入京城,不降死。 ...
郭庸。 (?—1368)元蒙古人,字允中。由国学生登第,累官陕西行台监察御史,劾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丧师。官至参政中书,明兵入京城,不降死。
(1316—?)元明间吉安吉水人,字彦章。元末隐居不仕。明初,以茂才征,辞疾不就。生平转侧兵戈,流离道路,目击时事阽危之状,故诗多愁苦之词。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,言之确凿,尤足补史传之缺。有《静思集》。 ...
郭玉珩。 (1316—?)元明间吉安吉水人,字彦章。元末隐居不仕。明初,以茂才征,辞疾不就。生平转侧兵戈,流离道路,目击时事阽危之状,故诗多愁苦之词。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,言之确凿,尤足补史传之缺。有《静思集》。
由侪字与侪,南丰人。 ...
赵由侪。 由侪字与侪,南丰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