猩屏画了。掩绯帔两重,薰风开早。比似洛花,叠叠楼台,仙云绕。
一层更上香光饱。引彩蝶、房房都到。绛桃百叶,芳兰并蒂,未如卿好。
娇巧。石家姊妹,向燕市另起,金台小稿。六幅锦裙,百琲明珠,盈怀抱。
窗扉十扇开朱鸟。替七尺、珊瑚写照。凭将绛蜡融珠,凤衔到晓。
绛都春 余曩以此调赋重台榴花,刊稿时乙去,今补写之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猩屏画了。掩绯帔两重,薰风开早。比似洛花,叠叠楼台,仙云绕。一层更上香光饱。引彩蝶、房房都到。绛桃百叶,芳兰并蒂,未如卿好。娇巧。石家姊妹,向燕市另起,金台小稿。六幅锦裙,百琲明珠,盈怀抱。窗扉十扇开朱鸟。替七尺、珊瑚写照。凭将绛蜡融珠,凤衔到晓。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 ...
樊增祥。 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酷暑叹。明代。谢迁。 漠漠炎埃障大荒,火轮停午昼偏长。科头竟日真如醉,赤脚层冰未当狂。强学地仙挥羽扇,为迎田父倒荷裳。桔槔声里心犹渴,安得天风送雨凉。
闰月三日即事。宋代。释居简。 星历新传误,无人重讲明。日中阴似夜,春半冷如正。柳欲眠还醒,花犹染不成。燕归多日了,犹自未闻莺。
古诗十四首 其二。元代。张昱。 汉诗十九首,不复辨名氏。苏李及枚乘,伯仲之间耳。当时尚词赋,六义谁作意?虽非大雅言,颇有风人致。篇章何在多,自足传于世。所嗟黄初后,作者莫与企。
鄂州南楼书事四首。宋代。黄庭坚。 武昌参佐幕中画,我亦来追六月凉。老子平生殊不浅,诸君少住对胡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