倦飞双雀也知寒,梅竹霜空羽异残。回首梁园千树晚,栖迟聊寄一枝安。
竹梅双雀。明代。王恭。 倦飞双雀也知寒,梅竹霜空羽异残。回首梁园千树晚,栖迟聊寄一枝安。
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 ...
王恭。 王恭(1343-? ),字安仲,长乐沙堤人。家贫,少游江湖间,中年隐居七岩山,为樵夫20多年,自号“皆山樵者”。善诗文,与高木秉、陈亮等诸文士唱和,名重一时。诗人王 曾为他作《皆山樵者传》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,敕修《永乐大典》。永乐五年,《永乐大典》修成,王恭试诗高第,授翰林典籍。不久,辞官返里。王恭作诗,才思敏捷,下笔千言立就,诗风多凄婉,隐喻颇深。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白云樵集》四卷,《草泽狂歌》五卷及《风台清啸》等。
颂古二十四首。宋代。释胜。 有喝端如探竿草,无师血脉通红线。当阳不识李将军,徒学穿杨一枝箭。
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。清代。沈光文。 门外苍茫势,神龙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岂藉泉廉。善爱知珍鼎,需调用作盐。呈身原不惯,应合与时潜。
和御制诗五首 其五。唐代。王质。 景运开乾德,升平到政和。七星摇帝座,两界隔天河。义士何曾少,谋夫不在多。鲤鱼长尺半,恐有扣牛歌。
高要李簿招陈浔州七星岩宴集。。刘克治。 沥湖绀殿锁虚空,山拔蓬莱有路通。白玉仙床依洞口,黄金秘简出云中。孤峰临水元浮影,锦石侵霞更上红。把酒与君聊骋望,泠然真欲御长风。
南乡子 其三 送金明府归里。清代。董元恺。 文苑振金声。竹绕琴堂水绕城。愿以深心留善政,高名。朝野咸推重太平。县鼓应鸡鸣。桥上春风绿野明。若使巢由同此意,簪缨。笑引江帆带月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