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雨风吹尽,东池一夜凉。伏流回弱荇,明月入垂杨。
石竹闲开碧,蔷薇暗吐黄。倚琴看鹤舞,摇扇引桐香。
旧笋方辞箨,新莲未满房。林幽花晚发,地远草先长。
抚枕愁华鬓,凭栏想故乡。露馀清汉直,云卷白榆行。
惊鹊仍依树,游鱼不过梁。系舟偏忆戴,炊黍愿期张。
末路还思借,前恩讵敢忘。从来叔夜懒,非是接舆狂。
众病婴公干,群忧集孝璋。惭将多误曲,今日献周郎。
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。唐代。李端。 暮雨风吹尽,东池一夜凉。伏流回弱荇,明月入垂杨。石竹闲开碧,蔷薇暗吐黄。倚琴看鹤舞,摇扇引桐香。旧笋方辞箨,新莲未满房。林幽花晚发,地远草先长。抚枕愁华鬓,凭栏想故乡。露馀清汉直,云卷白榆行。惊鹊仍依树,游鱼不过梁。系舟偏忆戴,炊黍愿期张。末路还思借,前恩讵敢忘。从来叔夜懒,非是接舆狂。众病婴公干,群忧集孝璋。惭将多误曲,今日献周郎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...
李端。 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题刘至诚行乐。清代。戴亨。 溪回荡云容,虬松势妖矫。日月摩高巅,石瘦青苔老。科头信芒鞋,临风恣幽讨。箕踞憩云根,苍翠午阴悄。触目与神谋,精理扩怀抱。得意已忘言,隔涧闻幽鸟。邃壑古烟深,呼童觅瑶草。
送马善徵致仕还吴。明代。郑岳。 君去洞庭何处住,海门迢递接东瓯。湖田岁熟收粳稻,烟渚秋高弄钓舟。漫说孔明无将略,早知若水是仙流。浮生万事何时尽,都把閒情付白鸥。
自题墨竹图。。金鉴才。 淇园谁植露中枝,影落沧波有所思。江上纶竿高士钓,庭前竹马小儿骑。到阶暮色重重积,穿户斜光寂寂移。莫道已临天尺五,潇湘风雨不胜悲。
华阴二莲歌 其四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万仞莲花挂碧天,飞来苍翠玉楼前。美人双倚仙人掌,舞袖回风绝可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