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日白荒荒,原风寒凄凄。健儿将东征,阿母牵裾啼。
健儿语阿母,送我休泣血。我行一无苦,骨肉恩岂绝。
军行千里凭留连,旌竿杳杳弥平川。行舟惊散如凫鸭,偶然落手拦索钱。
得饱还就倡楼宿,市人谁敢诃醉眠。此行良自爱,何忍投虎口。
主将千金躯,亦欲尾贼后。时张虚捷报甘泉,归来自有印悬肘。
上堂再拜为母寿,谁识当年旧屠狗。
健儿 其一。清代。杨彝珍。 野日白荒荒,原风寒凄凄。健儿将东征,阿母牵裾啼。健儿语阿母,送我休泣血。我行一无苦,骨肉恩岂绝。军行千里凭留连,旌竿杳杳弥平川。行舟惊散如凫鸭,偶然落手拦索钱。得饱还就倡楼宿,市人谁敢诃醉眠。此行良自爱,何忍投虎口。主将千金躯,亦欲尾贼后。时张虚捷报甘泉,归来自有印悬肘。上堂再拜为母寿,谁识当年旧屠狗。
(1806—1898)湖南武陵人,字性农,又字湘涵。道光末进士,选庶吉士,改兵部主事,旋即辞官不出。与曾国藩、左宗棠交往。有文名。有《移芝室集》。 ...
杨彝珍。 (1806—1898)湖南武陵人,字性农,又字湘涵。道光末进士,选庶吉士,改兵部主事,旋即辞官不出。与曾国藩、左宗棠交往。有文名。有《移芝室集》。
红棉寺次韵。清代。潭溥。 载酒茱萸合,寻山粤秀开。海光浮地出,秋气并云来。烽火连边徼,艰危忆将才。徘徊寺前路,落日满蒿莱。
赠得一禅师。宋代。敖陶孙。 旧时典正父,今日一浮屠。四海谁知己,三更忽撚须。空山吼狮子,暗壁缚於菟。何日当吾眼,藜休淡尔臞。
谒仇山村墓迢和张仲举诗韵。元代。凌云翰。 敬吊先生落照中,纸烟销尽酒樽空。牛羊上垄无人管,岂为当时面发红。
寄息耘。元代。德祥。 颜颜白发人,窄窄黄茅屋。田园不愿多,衣食聊自足。狂来溪上行,长歌饮溪绿。家藏一束书,懒教儿孙读。此意谁可知,高松与修竹。
台城路四首 其二。清代。史承谦。 槐花忽送潇潇雨,轻装又来长道。水咽青溪,苔荒露井,故国最伤怀抱。登临倦了。只一点愁心,尚留芳草。斗酒新丰,而今惭愧说年少。何应重过小驻,看红阑碧浪,眉影如扫。潘鬓经秋,沈腰非故,应笑吟情渐杳。柔丝细袅。是几度西风,几番残照。司马金城,剧怜憔悴早。